医师节丨她们千万次重复发音 助患儿发出“天籁之音”
发布日期: 2023-08-18 20:12:48 来源: 荆楚网 ​(湖北日报网)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 陈洋波 通讯员 姚敏、肖清心)言语,是心灵交汇的桥梁,是世界上最动听的“天籁之音”。然而,对于有些患儿而言,想要开口说话,却得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。


(资料图)

在襄阳,有这样一个团队,她们极具耐心,更有爱心。她们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、发音指导,教会了千余患儿开口说话。

她们,是一群特别的白衣天使。她们,有个共同的名字:言语康复师。

该院言语康复师团队。 通讯员 供图

8月19日,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。连日来,记者走进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中心,走近言语康复师,面对面了解她们与患儿的感人故事。

重复!康复师重复千万次发音 3岁脑瘫患儿学会喊“妈妈”

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中心,位于该院南院区康健楼4楼、5楼。

当日上午8时,在儿童康复中心的多间教室,胡开红、朱毓、马雨微、贾豪等言语康复师正带着6名患儿做口部肌肉运动治疗和发音练习等言语康复治疗。

上课中。 通讯员 供图

乐乐(化名),3岁,是一名脑瘫患儿。

“闭住嘴巴,鼻子发音,张开嘴巴,妈”“啊、啊、吧”……30分钟的课堂上,乐乐在胡开红的指导下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。

每当乐乐喊出“妈”时,胡开红会奖励他一块小饼干。

下课后,乐乐跟着胡开红来到妈妈身旁,咧着嘴喊着“妈”“妈”。乐乐妈妈瞬间红了眼眶,俯身抱起乐乐。

“今天乐乐表现得非常好,在家里也要多做口肌训练。”胡开红叮嘱家长,患儿右侧嘴角时长流口水,还需加强口部肌肉的各种感觉刺激。

语言康复,最难的是如何让孩子开口。而乐乐学会喊“妈”,用了3个月。

记者了解到,7名言语康复师一天要上14至15节课,每天面对的患儿多达20至30人次。

“对于患儿,一个发音、一个词语、一首短诗需要重复几百甚至上千次,做好这份工作非常需要耐心。”言语康复师胡开红介绍,为了让患儿更好地训练,课堂开始前5至10分钟,会与患儿建立信任感,让患儿喜欢老师并听从指令。之后在课堂中,会使用强化物,引导患儿按照指令做训练。

一位患儿家长告诉记者说:“言语康复师更懂孩子,孩子也更愿意听她们的。”

坚持!重度窒息患儿18年康复路上 言语康复师成亲人

1米7的个头,扎着马尾辫,眼神格外清澈。当日下午4时许,18岁的欣欣(化名)和妈妈照常来到儿康中心。

当欣欣见到胡开红、朱毓、马雨微等言语康复师,她上前一一拥抱,慢慢喊出“胡妈妈”“朱姐姐”“马姐姐”。

欣欣妈说,她对儿童康复中心如数家珍,因为女儿在这里做康复长达18年。

言语康复师对患儿进行按摩、刺激。 通讯员 供图

2005年,欣欣降生。出生当天,她因重度窒息,被紧急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。经过近2个月的治疗和护理,她才转危为安。不过,重度窒息导致的大脑发育问题也随之而来,后续康复中发现,其吞咽功能、语言发育明显落后。

“那时候,欣欣口腔力量不好,两三个月还不会吸奶。”胡开红说,为了让小欣欣学会吞咽,言语康复师每天要对她进行口面部按摩、口腔感觉刺激,然后再给予适量水或奶让孩子慢慢学会吞咽。随着欣欣的吮吸和吞咽能力越来越强后,言语治疗师再让孩子一点一点学会使用奶瓶。

最终,女孩从进食吞咽障碍、咀嚼功能异常到能独自正常进食,一步步“熬”了过来。

几名康复师对欣欣的进步历历在目:“从小时候的口水不断,进食漏饭到现在独自正常进食及进入校园学习,欣欣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职业的神圣。虽然过程很艰辛,但是看到孩子的变化,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
到了欣欣一两岁时,言语康复师从“吧”“波”等唇音教起。“女孩小时候特别可爱,我们都喜欢抱着她教发音、说话。”

十年如一日,欣欣不仅可以与大家正常交流,还教会了妈妈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买菜、坐公交、视频聊天。

“她的口腔力量、舌头力量、嘴唇力量一直都不够,还需要不断地加强。”胡开红说,18年来,几名康复师一直在为女孩做口部肌肉运动训练,目的是希望她说话能够更加流畅,生活更加自信。

事实上,年龄超过14岁后,患儿需前往成人康复中心做治疗。欣欣妈妈说,多年来,欣欣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,几名言语康复师更像女儿的妈妈。更让一家感动的是,这里为女儿减免了一半的治疗费用。

有爱!为了改变患儿 言语康复师自费提升

如今,儿童康复中心有胡开红、朱毓、马雨微、贾豪、朱紫薇、李薇、夏莎莎、肖月月8名言语康复师,年龄最小的25岁,最大的49岁。

每天,言语康复师要接诊超过100名患儿。在几人看来,做好一名言语康复师,除了有耐心,更需要有爱心。

朱紫薇、夏莎莎、李薇3人坦言,当患儿学会各种发音时,让她们特别有成就感。为此,7人每周二会花半个小时在一起分享文献和疑难病例。

言语康复师与患儿击掌。 通讯员 供图

朱毓、马雨微、肖月月总是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。她们说,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课上见证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取得进步。从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到熟悉,再到被信任,互动变得更多,配合度越来越高,这个过程当中也在相互治愈。

“与其说是治疗,对我来说更像是交朋友。因为孩子们的特殊性,往往我就是他们除家人以外最亲近、最信任的人,是孩子们交到的第一个朋友。”贾豪说。

记者了解到,多年来,这群言语康复师自费购买了诸多卡片和教具。并且,她们曾多次自费前往北京、佳木斯等地进修、学习。

“医院对儿童康复工作非常重视,我们提出要购买哪些教具、设备,提出希望外出进修,都会很快得到答复。”胡开红说,所有的言语康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,希望孩子通过康复训练有所好转,能拥有更好的未来。哪怕有一个孩子能够回归社会,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、学习和工作,她们都会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

热点图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