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印度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是很低的,因为印度的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,关键在于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结构来支撑。所以独立至今,印度大量的中间集团依然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着分配,抗拒来自于中央的改革愿景和集权措施。印度独立以来所做的,主要还是维持了一个政治百纳被一样的拼图的统一和基本秩序。
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,有强有力的国家不一定能发展,没有强有力的国家一定发展不了。对于印度来说,现有的国家能力并不足够。
因此,印度虽然保持着相对低速的增长,但是另一方面印度无法实现任何程度的快速改革,也无法如同中国一样通过30-40年形成完整的工业化体系。中国能够得到发展,关键在于历史机遇和国家能力之间的有机统一,印度历史机遇不怎么样,而国家能力也不怎么样,他们是无法复刻中国的发展道路的。
那么有没有印度式的发展路径呢?可能有,但是从外部来看,普遍开放的市场、自身的制造业成本优势、有效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积累和产业升级上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。现在欧美对华态度恶化,寻求脱钩断链的举措很多,这看起来是一个历史机遇。然而,自身的制造业成本无法具备竞争力的情况下就无法实现经济积累,而没有强国家组织的策略也无法将积累变成经济剩余而截流下来。中国采取的包括市场换技术、相对的低福利策略、国有企业改革等等措施,印度都很难做到。如果没有这点,欧美态度再好也是在持续收割印度的经济剩余。
这也是欧美媒体非常看好印度的一部分原因,相对于中国,印度是很容易收割的对象。民主价值观之类的措辞主要是掩盖真实目标的工具,或者是少数信徒狂热的叙事,西方现在对印度人民党对国内穆斯林的镇压、对少数民族的镇压都选择了无视,这些都是有现实考虑的。但印度对于美国也并非没有矛盾,美国不喜欢印度采取保护主义的策略,同时美国也不希望印度洋真的被印度所控制。这个矛盾在印度弱小时可以容忍,如果印度真的发展起来,这个矛盾将会迅速爆发。
印度能给中国带来麻烦吗?可以。印度可以在边境上制造事端牵制中国的战略资源,印度也可以对中国的印度洋航道、中亚-西亚路线都可以制造大量的问题。这些都是破坏性的举动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说谁能进行产业转移,那只有中国可以。中国产业转移如果不进入印度,印度只能跟孟加拉、越南去竞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。
因此,中国需要对印度进行一定的惩罚才能使之不敢随意行动。目前来说还没有特别好的机会,但是如果有机会则应当对印度进行强有力的敲打,并严格控制产业转移的方向。从外部约束印度的话,印度国内的改革也会更为困难。印度给我们制造麻烦,我们则可以掐断印度的发展道路。
中印短期内并无实质性的矛盾,但如果印度非要与美国为伍,那么中国就没有客气的必要性。
关键词: